5月9日,光電所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姜文漢作“兩學一做”專題報告會。所領導班子成員、副研以上科研人員、全所黨務干部及機關干部共300余人聆聽了本次報告。會議由黨委副書記、副所長魏全忠主持。
此次報告會恰逢姜文漢院士80歲壽辰,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專程發(fā)來賀信。會上副所長饒長輝宣讀賀信。白春禮在賀信中表示,姜文漢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光電工程專家,開拓了自適應光學研究這一新的學科領域,建立了整套基礎技術并主持研制多代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系統(tǒng),使我國在該領域跨入國際先進行列。姜文漢院士在半個多世紀的科研生涯中孜孜探索,敬業(yè)奉獻,甘坐“冷板凳”,以祖國需要為追求,以實干奮斗創(chuàng)佳績,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學習的榜樣!
姜文漢院士作題為《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追求——我的三次改行之路》專題報告。姜文漢院士在報告前談到,中央決定2016年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對于全體黨員進一步認清國家科研機構肩負的歷史使命和緊迫責任,進一步把握科技進步大方向和產業(yè)革命大趨勢,進一步積極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創(chuàng)新,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報告中,他對近60年的科研經歷進行了回顧,把不斷適應國家需要幾度轉行的過程與大家進行了分享。姜文漢院士大學所學為鑄造工藝和設備專業(yè),第一次轉行為精密機械,第二次轉行為光電工程,第三次轉行為自適應光學。每次轉行都是努力適應國家需要和社會發(fā)展的過程,每次轉行都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同時享受著開辟新領域帶來的成就感和樂趣。他有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勉:一是創(chuàng)新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源泉;二是主動適應國家和社會的需要,方能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才能;三是不斷學習,敏銳吸取科技新進展,才能跟上科技發(fā)展的步伐;四是要培養(yǎng)團隊精神,發(fā)揮集體力量;五是要培養(yǎng)后繼人才,實現(xiàn)代際交接。姜文漢院士在報告最后用“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表達繼續(xù)為科研服務的心愿。他表示,將繼續(xù)保持對所和室的發(fā)展和進步的關心,盡力為所和室的發(fā)展,出謀劃策。
報告會前,光電所還將姜文漢院士寶貴的人生歷程和學術成果集結成書。報告會上,所領導向各黨支部贈送了文集,以此激勵大家用院士精神指導學習工作,在科研道路上砥礪前行,爭做優(yōu)秀共產黨員。
本次院士報告會座無虛席,很多職工站著聆聽了整場報告會。報告過程中,會場背景以照片滾動播放的形式生動展現(xiàn)了姜院士的成長軌跡和生平事跡,令大家深受鼓舞。與會人員表示,要以院士為榜樣,把個人成長與社會責任結合起來,從中汲取正能量,不斷攀登科技新高峰。
姜文漢院士做報告
會場座無虛席
所領導向黨支部贈送文集
附:姜院士報告全文
http://www.ioe.cas.cn/cxwh/gzdt/201605/t20160509_459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