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亞平一行在成都分院召開座談會,專題調研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特色研究所建設情況、院屬成都、重慶地區(qū)各研究所在落實國家和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相關政策方面的有關進展、舉措及存在問題。會議由成都分院院長張雨東,分黨組書記、常務副院長王學定分階段主持。
成都山地所所長文安邦從建設目標、推進舉措等方面介紹了特色所建設進展與成效,剖析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未來工作重點。
張亞平肯定了成都山地所在特色研究所建設上取得的成績。他指出,特色所的特色在學科,建設中一定要高標準嚴要求,打造在國際、國內有重大影響力的學科,產出重大成果,解決國家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迫切需求。他希望特色所建設,一是以問題為導向,加強系統(tǒng)謀劃,統(tǒng)籌好“增量”與“存量”,提升特色學科發(fā)展,產出重大科研成果;二是進一步凝煉特色學科,加強平臺、人才等資源配置,集中優(yōu)勢力量,增強解決國家和區(qū)域發(fā)展實際問題的能力。
光電所、成都生物所、成都山地所、重慶研究院、成都分院分別匯報了各自在落實國家及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制度設計、支撐保障、工作進展及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張亞平指出,中科院推動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行動,建立知識產權運營管理中心,完善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旨在服務國民經濟主戰(zhàn)場,解決“科技”與 “經濟”兩張皮。他強調,研究所在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同時要加強自身建設、練好內功。同時可以依據《中國科學院關于新時期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指導意見》結合自身特點,規(guī)范出臺實施細則,有針對性的解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
張亞平要求,一是要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研究所的發(fā)展結合起來,形成利益共同體,建立恰當的利益分配體系;二是要充分發(fā)揮市場機制,在資金引導和技術需求的共同作用下,產出并轉移轉化重大的科研成果;三是研究所要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和特長,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整合資源、抓住重點,形成有影響力的成果鏈,促進研究所可持續(xù)發(fā)展;四是分院要協(xié)助各單位盡快完善相關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政策,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他希望,成都分院能在國家和院政策的指導下,進一步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與地方的科技合作,做出有亮點的標桿性工作。
會上,中科院知識產權運營管理中心主任隋雪青介紹了中心下一步工作重點。
中科院科技促進發(fā)展局、條件保障與財務局、知識產權運營管理中心、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及院屬成都、重慶地區(qū)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座談。
會議現(xiàn)場